中国的AI(人工智能)技术,即将影响美国人的生活。
	 
	AI革命,过去常被视为以机器人或无人机来代替人类执行任务,但如今它的价值也将彰显在一个不容易看见的领域——大数据分析。
	 
	总部位于上海的新创AI公司依图科技(Yitu Technology),以AI结合安全防护的概念起家,去年在美国的两项AI竞赛上赢得「脸部识别技术」的佳绩。而让依图科技自豪的「覆盖超过15亿人的全球最大肖像系统」,是靠中国政府部门收集的数据打造而成。
	 
	无独有偶,另一间总部位于深圳的AI公司码隆科技(Malong Technologies),同样用大量数据来训练机器「识别图像」。码隆科技的AI分析成千上万张来自时装秀的照片,为服装产业的客户分析时尚趋势。码隆科技表示,目前正在美国电商领域试用这项技术。
	 
	码隆科技技术长科特(Matt Scott)说, 中国的关键优势就是规模,中国有更多人、更多企业、更多数据。
	 
	谁能掌握大数据,谁就能称霸AI领域。我们看到中国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追赶,与美国争夺主导权。
	 
	中美AI军备战》为什么中国对人民管得严,反而能帮他们打赢竞赛?
	赢得AI战有多重要?
	 
	在中国,AI的蓬勃发展受益于中国不断进步的基础科学研究。作为「中国制造2025」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,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,到2030年中国的AI技术将达到领先世界水平的目标。
	 
	然而,中国的进步助长了美国的焦虑,川普政府试图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,至少有部分是出于对中国新技术进步的担忧。
	 
	「很明显,美国政府看到,自己已置身于与中国政府的技术军备竞赛中,」美国前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西尔弗斯(Robert Silvers)表示,「美国认为,这类技术具有巨大的革命意义,取得领先地位的国家不仅拥有经济或技术优势,而且还拥有国家安全优势。」
	 
	硅谷AI新创企业Primer的创始人古尔利(Sean Gourley)表示,在AI领域取得主导地位可能改变战争形式,也会削弱大国已经拥有的军事优势。这可能牵涉到全球权力的重新洗牌,无论谁在AI领域做到最好,都可能在10年内处于最强势地位。
	 
	俄罗斯总统普丁去年表达了类似的观点,他说,无论谁成为AI领域的领导者,都将成为全世界的规则制定者。
	 
	AI大战3关键:算法、硬件、数据量
	 
	决定AI技术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三:算法、硬件和数据量。
	 
	在算法方面,许多专家认为美国仍有优势。一名Google高层表示,去年Google AI在人机围棋比赛中胜出,对中国AI界是「当头棒喝」。
	 
	这样的观点得到一些中国人认同,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金榕表示,美国仍是顶尖技术的来源。许多中国人认为,针对AI技术,美国花力气钻研基础,主要搞「数学」,中国则花时间搞「程序」与「工程」。
	 
	但尽管美国仍有这些优势,中国正迅速缩小差距。
	 
	微软联合创始人艾伦(Paul Allen)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负责人埃齐奥尼(Oren Etzioni)表示,在今年初的一项AI阅读理解测验中,AI的新玩家阿里巴巴与老牌玩家微软(Microsoft)共享最高荣誉。这是除了前述提到的图像识别之外,中国AI算法获得的另一桂冠。
	 
	硬件开发方面,中国打造本土芯片的进度缓慢,需要加速推进。这多少受美国政府从欧巴马时代开始,就一直阻止中资收购影响,而川普主导下这方面变本加厉。
	 
	在最后一个领域,数据方面——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国的AI优势集中在这个项目。
	 
	中美AI军备战》为什么中国对人民管得严,反而能帮他们打赢竞赛?
	中国拥有「更多」、「更好用」的数据
	 
	中国拥有大量公民数据,且使用起来无所顾忌。由于这个国家的监控如此普遍,脸部识别技术才可以快速发展,用于防止行人乱穿越马路和窃盗。
	 
	大量的数据也源于中国较早开始发展互联网,人们在网络上订餐、购物、游戏和付费如此普遍,留下了大量数据足迹,商家可以据此准确定位广告和促销。「数据密度与人口密度成正比」,一位中国AI专家指出。
	 
	虽然在美国,Facebook、Google和Amazon这样的公司同样掌握着大量客户数据,但麦肯锡合伙人马尼卡(James Manyika)表示,这些美国公司只能做较为通用的AI技术,例如脸部辨识,相比之下,中国的海量数据能在监管更严格的领域发挥地更好。
	 
	比如今年Google曾发表一项研究,可以通过视网膜血管图像预测心脏病发作的风险,英国生物银行(Biobank)从2006年开始从英国志愿者收集的数据来推动这项研究。
	 
	然而,生物银行一共只收集了631份样本,Google表示,这样的数据量对深度学习来说实在太小,从而降低了算法对机器进行训练的有效性。但换作中国,医疗领域的AI可采集的数据样本就会更多。
	 
	只要中国有丰富的数据,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就更大,这有助于吸引许多像金榕这样的「海归」人才回到中国。
	
	 
	中国AI战特色:政府与私营企业大规模合作,共享数据
	 
	AI背后的驱动力除了经济因素之外,还有另一种强大力量:国家战略。中国主导的国家战略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清晰的产业政策。这也使政府与BAT(百度、阿里巴巴和腾讯),以及所有私人大公司保持紧密的联系。
	 
	如今,AI在法庭上已经代替6000多名速记员、在道路上疏导交通、在医院分析检测肿瘤,在上海的地铁站,你还可以通过与机器交谈来购票。
	 
	阿里巴巴的高层们曾提到的「智慧城市」计划,能够通过计算交通流量和控制交通信号灯,大幅缩短救护车到医院的时间。
	 
	除了交通管理之外,智慧城市计划还有帮助人群疏导、寻找失踪儿童和老人,减少医院等待时间……等等各种应用。这也显示出中国与美国另一个不同之处: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能够大规模合作,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与政府建立了联合研究实验室。